基层动态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举办首期学术评议会

来源: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时间:2025-10-30 作者:于佳祺 董第芃 点击: 摄影:曾丽花 于佳祺 徐玮


10 月 24 日下午,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在文科楼 W2317 会议室举办首期学术评议会。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习罡华主讲、副院长李志强主持,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袁方博士、历史学系李庆宏博士担任评议人,学院师生约60人参加会议。

习罡华以“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名号含义考释”为题进行宣讲。他围绕“‘凿齿’旧释”“‘凿齿’新诠”“‘凿齿’内涵”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并指出,“凿齿”应理解为“深研历史”,与《晋书·习凿齿传》对他所作“研思”评论意思相当,即深入研究历史、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以达到取诫当时、垂训千载的效果。“凿齿”之名不仅别具韵味,深具内涵,而且与其构建震铄古今的“晋承汉统”新正统论志业深相契合,互为诠释。

袁方在评议中指出,采用以小见大方式和多学科交叉方法,尝试在条贯中国古代史学正统论发展史中,对习凿齿名字的含义及其新正统论进行镶嵌式研究,是习罡华这篇论文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作者应该明确“凿齿”是名还是号,可以参考胡鸿、侯旭东等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作进一步探讨。建议对习凿齿《汉晋春秋》与荀悦《前汉纪》关系稍作论述,论文题目增加“兼论东晋新正统论”副标题,使论文主题更加集中、论述更为完整。

李庆宏在评议中指出,习罡华这篇论文是文化史议题,讨论史学理论问题,从概念史、文献史关联到当时的社会史学和政论之变。但论文对“凿齿”向“凿史”转变的背后论据相关论述尚不充分;对“晋承汉统”新范式构建过程应作更为系统的梳理和阐释,以增强论证的连贯性与说服力。

鲁浩认为,习罡华这篇论文纵横捭阖,旁征博引,但对习凿齿具有佛教色彩、又无道教信仰的推论较为薄弱,建议结合卢云《汉晋文化地理》相关研究成果对该部分内容加以充实。

2023—2025级学科教学(历史)及文物专业研究生参加评议会。多位研究生表示,本次评议会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历史学“以问题为导向、以史料为依据、以技艺为赋能、以逻辑为保证、以创新为目标”的科研路径,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学术问题意识和史学思辨能力,激发他们持续深耕史学研究的学术热情。



E-mail:xuanchuanbu@jxstnu.edu.cn

红角洲校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

枫林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枫林大道605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视频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