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术学院 时间:2023-10-24 作者: 点击: 摄影: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美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愿景,以“艺科融合”为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形成了“寓德于艺,美美与共”的美术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党委深入实施“四聚四融一赋能”党建工程,即聚焦政治引领,融入学院事业改革;聚焦组织引领,融入教学创新发展;聚焦先锋引领,融入学术科研全程;聚焦思想引领,融入三全育人,实现以艺术赋能社会服务,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双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聚焦政治引领,融入学院事业改革,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把党建融入发展改革,用发展检验党建,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良好局面。设计学获学校博士学位建设点,视觉传达、美术学分别入选江西省五星和四星专业,并先后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获批学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单位。学院团委先后荣获“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美术学院党委荣誉
党管人才成果突出。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努力建设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扎实、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典型教育,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促进师德引领常态化,涌现出“赣鄱先锋人物”“全省模范教师”“教学标兵”“师德标兵”“巾帼标兵”“十育人”标兵、“我最喜爱的教师”等优秀典型,教师主动育人意识显著增强。引育并举,打造人才高地。学院党委采用访校纳才、以才引才等方式,拓宽引才渠道,广揽优秀人才,汇聚了“井冈学者”“双千计划”等高层次人才64人次,自主培养博士13人。

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数量统计

代表性荣誉
聚焦组织引领,融入教学创新发展,教学成果取得显著成绩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建立“双带头人”机制,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不断促进骨干教师与党员教师、业务带头人与党建带头人相一致。充分发挥组织引领,开展“对标初心担使命 凝心聚力勇争先”教工党员轮训,不断提振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精气神。
名师团队育人增实效。学院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平台为支撑,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育教学名师,引领教学创新发展。学院现拥有2支江西省名师工作室团队、2支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2名“金牌研究生导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团队教师获国家及省级教学比赛8项。此外,学院还拥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以及江西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传统工艺与非遗研究中心”2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视觉传达设计引领的美育教育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群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

支林江西省名师工作室、赵勤江西省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

金牌研究生导师证书

教学比赛获奖证书
课程建设质量稳提升。学院以教学名师为引领,聚焦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获批1门国家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和案例建设和1门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荣获6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出版教材16部,建立了28个本科实习实践教育基地。



聚焦先锋引领,融入学术科研全程,科研成果取得历史突破
学院党委坚持将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总体谋划、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党员教授、教学名师和青年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术攻坚。5年来,学科组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78项,纵向课题经费达524.4.4万,横向课题经费1000余万,3件美术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部。



聚焦思想引领,融入“三全育人”,人才培养得到稳步提升
学院党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党团活动、思政课堂等时机,加强分层次、全覆盖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三全育人”,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探索“寓德于艺、美美与共”人才培养,举办“翰墨歌盛世、永远跟党走”系列展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翰墨歌盛世,永远跟党走”系列展览
创新创业教育亮点频出。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突出创新和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重点围绕各类展览、“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活动,强化“双创”能力培养,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3项,铜奖3项;在“挑战杯”大赛中获国家铜奖1项,省奖8项。


学院“互联网+”获国家级奖证书


“互联网+”、“挑战杯”部分获奖证书
团学活动焕发“活力”。通过建立“一个”制度保证体制,结合艺术专业开展“十”余个志愿服务重点项目,规划建设“百”个校地志愿服务实践地, 近“千”余人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 每年志愿服务影响覆盖“万”人,持续开展“个十百千万”计划,共青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不断加强,团组织焕发出更多的青春活力。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今视频、文明江西、江西青年志愿者官媒、江西教育厅官媒等媒体报道学院实践育人成果,连续2年在“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平台展示,实践成果连续两年获江西省模拟政协“三等奖”,获江西省三下乡优秀个人等省级荣誉32项、市厅级荣誉近百项。

美术学院团学活动
聚焦文化引领,融入美育创新,艺术赋能社会服务取得卓越成效
学院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专业特色,助推社会服务”工作思路,学科团队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服务民生、乡村振兴这一主线,在社会服务方面改革创新,取得了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成果和经验。先后承担了国庆彩车设计、汪大渊广场雕塑设计、海昏侯文创产品设计、滕王阁二次改造提升主阁内部展陈设计、广东南台山大佛寺仿古建筑设计等重大工程,既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秉承艺科融合的理念,学科团队承担首都国庆50周年、60周年大型群众游行江西彩车设计和实施工作,并担任60周年和70周年江西彩车设计组组长,得到了江西省委、省政府的表扬和嘉奖,被评为荣获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游行活动突出贡献专家,70 周年群众游行地方彩车的最高奖项——“华美奖”。

美术学院支林教授带领团队设计国庆彩车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文化活动中,寇焱教授创作的《千山一碧》等5幅漆画作品,紧扣“点燃冰雪激情、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运用中国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和传统叙事语言,传播了中国文化与态度,展现了新时代文化自信。

寇焱教授作品获冬奥会颁证致谢
由学院章建春教授带领的服装专业“帛道坊”夏布衍生品研发团队,依托江西夏布主产地地缘优势,本着对夏布文化的浓厚热爱以及设计创新意识,融合专业所长,投入夏布文创产品开发,创立了“帛道坊创意空间”特色工程室。团队以青年视角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开发及文化传播,为夏布找到了一条符合当代生活美学的创新之路,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自然、时尚的文化新体验。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莅临帛道坊创意空间参观指导
展望未来,美术学院师生将秉承“艺道日新”的学院文脉,锐意进取、铸魂育人、矢志一流,满怀豪情奋进新征程,为实现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E-mail:xuanchuanbu@jxstnu.edu.cn
红角洲校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
枫林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枫林大道605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视频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