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刘庭芝副教授等人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论文

来源:材料与能源学院 时间:2025-07-01 作者: 点击: 摄影:

近日,材料与能源学院刘庭芝等人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IF:13.2)上发表题为“In-situ construction of Ohmic-contact Ov-Ag/ZnO composites for enhanced highly selective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Novel insights of kinetic charg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two staged reactions from in-situ XPS and FTIR analyses and DFT calculations”的研究性论文。刘庭芝和刘昭为该文的通讯作者,2021级材料化学本科生冯子湘和陈浩为共同第一作者。我校是论文唯一通讯单位。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光催化CO2还原不仅是一种有效的CO2减排技术,还可以把CO2转化为C1和C2燃料。该研究基于Ag/ZnO异质结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基础薄弱和反应机理尚不明朗等现状,通过水热法原位制备欧姆接触、富氧空位的Ag/ZnO异质结。结合原位红外、原位XPS和DFT计算等先进手段,阐明了合理的CO2还原路径、CO高选择性的机制、还原过程中电荷动态变化和阶段性反应机理及其氧空位和Ag的作用角色等诸多问题,在理论上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对实际异质结的构建也有较好的理论指导。









图1 原位构建的(a)Ag/ZnO、(b)I-V曲线、(c)CO选择性、(d)-(e)原位红外、(f)-(g)原位XPS、(h)DFT计算和(i)氧空位


作者简介:刘庭芝,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研究。目前主持和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7篇,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竞赛奖励2项;指导本科生获2025年江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59981



E-mail:xuanchuanbu@jxstnu.edu.cn

红角洲校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

枫林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枫林大道605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视频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