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我校教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时间:2025-07-08 作者: 点击: 摄影:

近日,化学学部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孙晓霞教授、宋恺悦博士团队在化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上发表题为“High-temperature-stable RRAMs with well-defined thermal effect mechanisms enable by engineering of robust 2D <100>-orient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s”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1 基于新型2D<100>取向耐高温OIHP[(BIZ-H)2(PbBr4)]n活性层材料制备FTO/[(BIZ-H)2(PbBr4)]n/Ag高温稳定电阻存储器示意图。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OIHPs)具有低功耗和快速开关的特性,可用作典型三明治结构的阻变存储器的活性层材料,在近年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钙钛矿材料固有的热不稳定性限制了基于OIHPs的阻变存储器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并且热效应对其电阻变化特性的影响仍不清楚。基于此背景,该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100>型耐高温OIHP [(BIZ-H)2(PbBr4)]n (BIZ=苯并咪唑)作为活性层材料,用于制造FTO/[(BIZ-H)2(PbBr4)]n/Ag阻变存储器,使其具有优异的热重现性和高达120 °C的稳定性。具体的耐热存储机理是温度的升高导致晶体结构中PbBr6八面体畸变减小,(BIZ-H)+阳离子和(PbBr4)n2n-层之间的氢键增加,无机层间距缩短,从而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激活陷阱逐步产生并占据主导地位。这为下一代基于OIHPs的耐高温阻变存储器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研究生丁维红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的宋恺悦博士、李享龙博士、孙晓霞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我校是论文唯一通讯单位。该研究获我校博士启动基金(2023BSQD11、2023BSQD13)、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No:2024SSY05141)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clet.2024.110495



E-mail:xuanchuanbu@jxstnu.edu.cn

红角洲校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

枫林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枫林大道605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视频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