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我校教师在生物学一区TOP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5-09-29 作者: 点击: 摄影: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天然微生物药物研究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张哲团队在中国科学院一区国际真菌学协会旗舰期刊《IMA Fungus》上发表题为“The Zn(II)2-Cys6-type zinc finger protein AoKap7 is involved in the growth, oxidative stress and kojic acid synthesis in Aspergillus oryzae”的研究性论文。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460020,32560212,32000049)、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42BAB26088,20252BAC250105)和面上项目(20232BAB205001)的支持。

文章首次揭示Zn(II)₂-Cys₆型锌指蛋白AoKap7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生长、氧化胁迫以及曲酸合成中的重要功能,深化了人们对米曲霉生长与曲酸合成的关系、曲酸合成调控通路的理解,为实现米曲霉曲酸的高效生物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米曲霉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丝状真菌,它能生产应用广泛的次级代谢产物——曲酸。尽管2010年已鉴定出米曲霉曲酸合成基因簇,但其邻近基因的功能以及曲酸合成调控通路仍不清楚。我校研究团队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Aokap7敲除菌株,利用形态学分析、基因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转录活性检测、酵母单杂交和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等手段,系统解析了AoKap7在米曲霉生长、氧化应激响应及曲酸合成中的分子调控机制。

锌指蛋白AoKap7调控米曲霉生长、曲酸合成和氧化胁迫的分子机制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897/imafungus.16.153994


作者简介:张哲,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米曲霉曲酸合成调控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E-mail:xuanchuanbu@jxstnu.edu.cn

红角洲校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

枫林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枫林大道605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视频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