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 时间:2023-07-21 作者:宋佳 点击: 摄影: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研究生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井冈山神山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调研神山村之变,展望乡村振兴之路。
重走初心之路追寻信仰之光
7月14日,研究生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井冈山神山村,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路线走访当地村民,探寻神山村脱贫致富的故事,深入农户家中面对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队员们首先来到神山村党支部活动室观看了专题纪录片《情暖井冈》,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问候、温暖的鼓励、深情的嘱托。
随后,队员们来到了神山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彭夏英家中,听她讲述自己如何通过开办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从年收入不足万元的贫困家庭,发展成为现在年收入十余万元的小康之家的光荣事迹,以个人视角解读了神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彭夏英还唱起了那首她自编的歌曲《感恩总书记》来表达她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彭夏英从穷苦农民到时代标杆,离不开她坚定执着的信念,离不开艰苦奋斗的毅力,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队员们通过这次走访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深情牵挂及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决心,纷纷表示要秉持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跟党走,提升本领,结合专业特长,回馈祖国和人民,成为堪当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为深入了解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7月15日,研究生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井冈山市茅坪镇坝上村拜访红军烈士李筱甫的孙子、党员先锋、原优秀党支部书记李祖芳同志。
李祖芳同志满怀激情地为队员们讲述了革命烈士李筱甫的革命事迹,包括他多次慷慨解囊助力革命、不求回报全身心投入革命、为革命队伍解决物资供应问题等事迹。李祖芳还鼓励队员们要好好学习,奋进拼搏,进一步发扬井冈精神,坚定追逐理想信念。
通过学习红色故事,队员们对中国早期革命道路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精神品格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领悟。红色基因在井冈山的历史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至今日依然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革命斗争艰苦卓绝,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向老一辈革命家致敬,把红色文化传承好,把红色精神发扬好。”党员陶梦飞如是说道。
当日下午,实践队来到茅坪镇源头村沿着当年红军革命战斗的足迹,重走挑粮小道。走过乱石嶙峋的山路,爬过荒草丛生的山坡,队员们深入体验红军生活的艰苦,接受党性教育,重温革命情怀。
聆听乡村振兴,感悟生态文明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理解,推进乡村振兴建设。7月15日,研究生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地处黄洋界脚下的马源村,探寻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马源答卷”。
在马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红色大讲堂里,马源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魏成芳为队员们介绍了马源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讲述了马源村如何创新性地探索出了一套乡村治理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研学,从而带动村民们发家致富。
茅坪镇政府刘卫东同志以《与基层面对面——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为实践队的队员们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党课。刘卫东同志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神山村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村里这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他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推动乡村振兴靠的还是党建引领。”
“刘卫东同志在给我们讲解神山村的变化时,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对党的感恩之情,对神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了自豪感。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深深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到党的伟大、国家的强大,神山村和马源村脱贫摘帽走上致富路,留下了红色传承、自强不息、感恩奋进、坚守初心的一串串足迹,正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学生党员胡昱杨说。
调研黄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7月15日,研究生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了井冈山神山村的黄桃基地开展全方位实地调研。此前,研究生院就已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多次来到神山村黄桃基地,了解黄桃产业的规划和发展,为神山村的发展助力献策。2016年结合神山村产业优势创立了“桃醉井冈”特色品牌。2018年,成立精准帮扶小队,依托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平台,大力推广神山村帮扶模式,促进黄桃产业发展,项目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领导、专家考察组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黄桃种植作为井神山村的特色产业,在其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队员们对当地的果农以及经销商等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在对神山村黄桃产业的种植规模和产量等情况有基本认识的同时,更了解到黄桃基地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们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还吸引了村子里许多青年返乡创业,带动了神山村的旅游产业。实践队成员蔡钰洲说:“很高兴看到黄桃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希望黄桃产业能够越做越好,乡亲们能够继续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争先加入落实乡村振兴的队伍中。”
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7月15日至16日,研究生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先后来到井冈山市茅坪镇红军山、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全体党员在纪念堂前整齐列队,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宣誓铿锵有力,承诺掷地有声。全体党员表示,通过追忆革命历史,追思革命先烈,追寻初心使命,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信念更加坚定,进一步增强了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行动自觉。
队员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沿着馆内廊道向前走,一幅幅革命时期的珍贵画面徐徐展开。通过老照片回顾了红军在井冈山初期的生活,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带领全体党员了解了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使大家深刻体会到革命前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无畏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抱负。
研究生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全体成员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不但进一步了解了党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深入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为中国农村和农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同时更加明确了青年学子们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实践队的队员们后续还将协助策划第四届神山黄桃节,团队成员通过体验采摘、黄桃装箱等多种方式体验乡村振兴新活力,以不同角色融入乡村振兴点点滴滴,贡献青春力量,使井冈黄桃名片深入人心,深刻阐释乡村振兴涵义,打造乡村振兴新格局。
E-mail:xuanchuanbu@jxstnu.edu.cn
红角洲校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
枫林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枫林大道605号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视频号二维码